安哥拉罗安达的7月,本该是热情似火的季节,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乱而蒙上阴影。8月1日,罗安达的主干道恢复了往日的喧嚣,蓝白相间的出租车穿梭其间,环卫车则努力抹去7月底暴乱留下的痕迹——被焚毁的轮胎印记。然而,在华人商贸城,集装箱依旧堵塞着侧门,200人的巡逻队也未解散,紧张气氛依旧弥漫。黄跃权董事长坐在堆满监控设备的办公室里,凝视着窗外,轻叹一声:“现在放松?还太早。”
这场风暴的源头,是7月28日政府宣布柴油价格从每升300宽扎暴涨至400宽扎,涨幅超过33%。这一举措点燃了罗安达出租车司机的怒火。他们将车辆横堵在主干道上,燃烧轮胎,高喊抗议口号。对他们而言,加满一箱油几乎耗尽一天的收入,罢工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。然而,这场最初的抗议迅速演变为失控的暴乱。
蒙面暴徒混入抗议人群,将怒火发泄在无辜的市民和商铺上。他们砸碎玻璃,抢劫商品,撬开ATM机,甚至放火焚烧公交车和私家车。罗安达的圣保罗市场和迪高路商业街等繁华地段,瞬间沦为抢劫现场。7月29日上午,暴乱的阴影蔓延至华人聚集区。
展开剩余73%迪高路商贸城,这座容纳400多家中国商户的批发市场,成为暴徒的首要目标。数十名手持铁棍的年轻人试图翻越工地围栏,从后门袭击商城。商户们通过监控发现异常,立即拉响警报。华人志愿者和当地建筑工人拿起工地钢筋和木棍,与暴徒隔着铁栏对峙,砖石在空中飞舞,最终击退了来犯之敌。几乎同时,位于罗安达北郊的亚福商贸城也遭遇了同样的袭击。暴徒洗劫了邻近的超市后,试图闯入华人农贸市场,但商城保安迅速关闭了所有侧门,仅留下由持枪警察把守的主入口。警方鸣枪示警,才驱散了暴徒。
面对愈演愈烈的暴力事件,安哥拉中国城董事长黄跃权果断下令:用集装箱堵死所有非必要通道。这座占地20万平方米的商贸城拥有12个出入口,最终仅保留两个由警车把守的主通道,其余均被数吨重的集装箱封堵。1000多家商户自发组织了200人的巡逻队,分三班24小时轮岗值守,在围墙和楼顶严密警戒。“各个点位,随时报备!”黄跃权的手机里,志愿者群的提示音此起彼伏。后勤组在临时厨房准备食物,安保组通过对讲机通报街面动态,信息组则负责翻译警方电台信息。一位参与值守的商户回忆道:“我们甚至接好了消防水带,以防万一。”
与此同时,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馆的应急机制迅速启动。领事部在短短三小时内完成了三项关键工作:联系安哥拉内政部长,要求增派警力保护华人聚集区;向全体在安华人发布安全预警,详细标注暴乱高发路段;协调在安中资企业,为受困同胞提供饮用水和食品。这些措施迅速奏效,罗安达特警部队的装甲车在迪高路商贸城外围设置路障,便衣警察则混入人群收集情报,甚至获取了暴徒策划抢劫的聊天记录截图。
在罗安达多数超市因抢劫而关闭之际,亚福商贸城的农贸市场却坚持营业。商户们将蔬菜、粮油堆放在入口附近,由持械保安看守。一位五金店老板冒着危险送货:“路上全是路障,我绕了三条街才把面粉送到中资企业营地,他们快断粮了。”商城管理层为本地员工提供带薪休假,避免其卷入冲突,而管理层自己则坚守在监控室,密切关注着16块分屏画面。“这些箱子平时是运货的,现在成了我们的城墙,”一名经理指着屏幕上的集装箱防线说道。
这场由燃油涨价引发的骚乱最终席卷安哥拉六省,官方数据显示,全国至少29人死亡,250人受伤,1500人被捕,45辆汽车被焚毁,45家商铺被洗劫一空。但在华人社区,损失被控制在最低限度,仅有外围几家店铺玻璃被砸,人员安然无恙。然而,心理阴影却难以轻易消散。一位在迪高路经营手机店的商户,将柜台里的样机全部换成模型:“真机都藏进地下室了,谁知道下次骚乱什么时候来?” 这场暴乱的创伤,将久久留在罗安达的记忆中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