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的长春,绿意盎然。“石榴籽一家亲”吉林—阿勒泰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融情夏令营的少先队员们,携手走进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,在实践中触摸历史脉络,在互动中厚植民族情谊。
展开剩余80%活动伊始,新疆阿勒泰的少先队员与吉林长春的小伙伴们结成4支小队,有序走进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从古老的文物展品到生动的历史场景复原,一同探寻长春这座城市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脉络。来自新疆的叶勒改·波拉提别克一边认真聆听,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:“原来长春有这么多故事,和我们阿勒泰的草原文化很不一样,但都特别有意思!”
参观结束后,博物馆大门口响起嘹亮的歌声。“五十六个民族,五十六枝花……”两地少先队员手拉手围成圈,共唱《爱我中华》,在熟悉的旋律里,藏着跨越千里的默契。分享环节中,阿勒泰少先队员带来了欢快的《走黑马》舞蹈,明快的节奏里,长春的伙伴们忍不住加入转圈、拍手,欢笑声洒满整条街。
“非常开心与新疆的小朋友一起参观、一起讨论,欢迎新疆小朋友常来!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来看看我们长春漂亮的老街,了解这里的历史。”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少先队员庞然兮兴奋地说。
刚刚跳完舞的新疆队员恩珠·木沙汗小脸红扑扑的,她开心地分享道:“长春的博物馆像时光机,带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!和长春的小伙伴们一起唱歌跳舞,感觉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,紧紧地抱在一起。”
“一颗石榴千颗籽,民族团结一家亲!”活动尾声,两地少先队员并肩而立,用最响亮的口号凝聚情谊。吉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解慧元深有感触:“非常荣幸能够陪同阿勒泰的孩子们一起来到我成长的土地进行研学。希望孩子们能真正体会到长春的文化底蕴,学有所获,学有所成。”
返程路上,阿勒泰少先队员的背包里多了长春小伙伴手写的“历史笔记”,长春少先队员的手机里也存下了新疆小伙伴热情舞动的身影。
从博物馆里的知识探寻到老街中的实践互动,从共唱一首歌到同跳一支舞,长春和阿勒泰的少先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,用真心联结情谊。这场融情夏令营,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探索发现之旅,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课,让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的种子在少先队员心中深深扎根、茁壮成长。
来源丨长春市少工委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